中新浙江网11月22日电 昨天上午,杭州市民营经济大会在杭州大剧院召开。杭州市委、市政府拿出了8000万元,奖励了杭州市百强企业和各类全国500强企业。其中,2007年度杭州市百强民营企业100家分别获得10万元资金,各类500强企业分别获得50万元奖金。此外,还表彰了第三届杭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“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80人、杭州市第二届民营科技新星20人。
“信心就是战斗力,信心就是生产力!”省委常委、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给民营企业家打气、鼓劲。他认为,没有杭州民企过不了的坎,民营企业家必须坚定信心,弘扬决战决胜的精神,定能渡过“冬天”,迎来“春天”。
“巴菲特预言抄底机会来了,我认为他说得对!”王国平甚至鼓励杭州有实力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国外去低成本扩张,“审时度势,果断出手,就能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”。
杭州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蔡奇表示,杭州将向企业送信心、送政策、送信息、送资金、送项目、送技术、送人才、送对策、送服务、送平安“十个送”,重点帮助企业破解融资、销售、经营、投资、用工等“五难”。
王国平:
杭州民企要抱团取暖
坚定信心破解“五难”
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美国等发达国家“生了病”,中国包括杭州也必然“被感染”,也必然要“吃药”。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条“铁律”。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下,杭州民营企业遭遇了融资难、销售难、经营难、投资难、用工难等“五难”,影响了信心。
民营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信心经济。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杭州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仍高达142.05,二季度降至了121.61,三季度又降至104.54,创下了2002年以来的新低。
民营经济是杭州经济的主体,民营企业是杭州企业的主体。只要民营企业有信心,杭州这座城市就有了战斗力;只要民营企业能发展,杭州这座城市就有了生产力。各级党委、政府要把帮助企业渡难关、求发展作为事关杭州兴衰成败的位工作来抓,重要帮助企业破解“五难”。
果断出手海外“抄底”
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“倒逼机制”,是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。航民村关闭了一家印染厂,办起了一家无纺布厂,引进德国的机器设备,生产的无纺布产品。通过腾笼换鸟,短时间内产量做到了全国5强!”
挑战就是机遇,困难就是希望,伴随着挑战的机遇往往是的机遇!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民营企业带来了“五难”,也带来了五大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,包括扩大内需、转型升级、以民引外、吸纳人才、低成本扩张等。
中国必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的外资引进国家。杭州民营企业完全可以通过“以民引外”,吸引石油美元、主权财富基金等国外资金合作;还可以借世界范围内的资本、人才等要素“洗牌”的机会,从国际知名大公司、大集团的裁员中吸引各类国际高端人才。
巴菲特预言抄底机会来了,我认为他说得对!有实力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,趁国际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的机会,审时度势、果断出手,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抱团取暖渡过“冬天”
成千上万只的企鹅在没有白天、只有黑夜的南极,如何过冬呢?谁站在最外面?其实,它们都要挡在外圈的线,但如果不换岗的话,外圈的也会一批批冻死,因而它们不断轮流到外圈抵挡风寒。
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,面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,信心比什么都重要。有信心就有勇气,有信心就有力量,有信心就有办法,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。
危机面前,职工与企业、企业与企业、党委政府与企业、社会各界与企业均要和衷共济。只有大家像企鹅那样抱团取暖,寒冬就会很快过去,迎来温暖的春天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“冬天”,我们不能让企业孤立无援、孤军作战、单打独斗,而要以的诚意、的政策、最实的举措、的环境,为企业渡过发展的“冬天”提供服务。
今天的大会就是要证明这一点。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,奖励50万元算不了什么,授予也算不了什么,但这是杭州672万杭州人和280多万“新杭州人”的尊重、肯定和感激。
传递信号迎接“春天”
此次会议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号。
杭州民营经济规模大大超过温州和台州,现已成为“浙江民营经济大市”,并正向“浙江民营经济强市”迈进。杭州还要打造全国民营企业总部中心,让更多的民企把总部迁到杭州。
数据显示,2007年,杭州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029亿元,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70.3%;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930亿元,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.2%;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销售产值4128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50.3%。
杭州市非公企业法人单位数、总资产、年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均排名全省,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。特别是作为衡量民营经济实力重要指标的年营业收入,已接近“三分天下有其一”。
无论是外来的民营企业还本土的民营企业,在杭州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。“如果其他城市的温度没有杭州温暖的话,欢迎来杭州发展。”
蔡奇:
民企不用担心“融资难”
“民营企业不用担心‘融资难’!”蔡奇在谈到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市场融资时说,民营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,在实际经营活动中的确存在贷款难。杭州市政府正在考虑设立风险补偿基金,所有给中小企业的银行,政府均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。
蔡奇说,民营企业要善于运用阿里巴巴“网络联保”贷款、“平湖秋月”债权基金、信托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;并探索企业集合债券,争取发行中小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,扩大直接融资。积极参与并购重组联合,鼓励优势企业实现多渠道上市。
蔡奇举例说,杭州目前有拟上市企业30家,市政府正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沟通,通过发行集合式的企业债券,为这些企业融资。
蔡奇鼓励民企要善于与风投合作。据他介绍,政府已设立5.4亿元创投引导基金,成立创投服务中心,开通创投中国网,扶持初创期成长型企业。
此外,杭州还探索多种金融工具。其中,建立种子资金、天使基金等,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,探索筹建“硅谷银行”(“科技银行”);筹建市级政策性再担保机构,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开展担保、抵押、质押贷款;筹建“钱江产业投资基金”,重点支持高新技术、先进装备制造等成长型企业发展;筹建杭州产权交易所,争取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代办(OTC)试点。